2022年6月29日,“促进蓝色伙伴关系,共建可持续未来”边会活动在葡萄牙里斯本——2022联合国海洋大会会场举行。边会由中国自然资源部主办,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全球滨海论坛国际筹建工作组等合作举办。中国政府特使、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出席会议并致辞。
6月10日上午10时,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西太平洋复杂地形对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重大科学考察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任务顺利返航,靠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西海岸园区码头。此次科考中,“发现”号ROV(有缆无人潜水器)首次离开“科学”号母船,开展深海原位探测。
近日,塑料再思考项目总结大会暨循环经济与海洋垃圾管理中欧对话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欧盟、中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代表共同分享循环经济和塑料垃圾管理的政策实践,深入剖析塑料再思考项目在中国的试点经验和成果。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23日表示,近年来我国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多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高,全国近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陆岸线均已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6月23日至6月29日是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值此之际,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策划制作了4组宣传海报,希望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近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所属南海预报中心组织开展海洋灾害应急演练,旨在提高对风暴潮、海浪等海洋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南海预报中心各部门在应急响应中积极联动、紧密配合,保障预警报制作发布工作顺利展开。
光明日报北京6月15日电(记者陈海波)燃烧、振动、摩擦、电子、液压等关键参数的精确测量,是海洋动力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市场监管总局日前批准依托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筹建国家海洋动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以更好地发挥计量对海洋动力装备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提升我国海洋动力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
6月8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阳江市举办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会场活动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2)》《2022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据统计,2021年广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9941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0%,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2.1%。广东省海洋经济总量已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
6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佛拉基米尔·拉贝宁正式发函,祝贺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一所”)牵头的“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OSF”)正式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