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多地和涉海部门、机构、高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特别是现场直播、线上科普等活动,打破时空限制,为更多的人参与活动提供可能。
今年6月8日是第14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5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天,海洋日主场活动在广西北海举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以线上视频方式发表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许永锞在活动现场发表致辞。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有关涉海单位和广西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主场活动。
近日,《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为146.3,同比增长12.7%;人力投入、市场信心、科创能力、资本热度4个分指数分别同比增长24.1%、10.6%、9.8%和8.2%,表明国内海洋新兴产业人力要素投入快速增长,市场信心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产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近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所属汕尾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在广东汕头义丰溪河口共同开展了红树林、海草床生态系统及碳储量碳汇调查。广东工业大学也派员参与了联合调查。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海水水质整体持续改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全国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用海区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浩瀚海洋蕴藏的机遇正日益显现。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8%、15.9%。有关专家表示,当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海洋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日,中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和欧洲海洋观测与数据网(EMODnet)联合召开“中国-欧盟海洋数据网络伙伴关系”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双方交流合作成果,探讨机遇挑战,共商海洋数据合作前景。中国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海洋预警监测司司长王华,欧盟海洋与渔业总司总司长维特切娃,以及中国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中国驻欧盟使团、欧盟驻中国使团项目官员参加会议。
近日,由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长沙检验处检验的浙江南麂列岛海洋监察管理船“中国海监7009”顺利交付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该船将服务南麂列岛保护区。
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邀请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相关专家,围绕“海浪与海气相互作用”主题在天津开展学术交流,旨在促进科学研究对观测技术的引领和二者的交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