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1日发表在《自然·化学生物学》上的论文,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被称为salinosporamide A(又名马里佐米)的海洋微生物是如何制造出有效抗癌分子的,他们首次了解了激活该分子的酶驱动过程。
近日,《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由广东珠海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明确了珠海打造现代海洋城市的新格局、新动能、软硬实力及新使命,提出发展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四大海洋新兴产业。
3月10日上午,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举行3000吨级浮标作业船“向阳红31”交接暨入列仪式。这标志着我国首批具备全天候海上浮标作业能力的海洋综合科考船在南海正式投入使用。
近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强,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打造“一带三极多点”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力争达到3200亿元,海洋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近日,山东能源集团顺利取得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工程项目核准意见。据了解,这是山东省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全国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后第一个取得核准的项目。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公告,10项推荐性行业标准通过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予以批准、发布,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海滩养护与修复工程验收技术方法》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滩研究团队牵头编制。
2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在广东省珠海市顺利完工,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海洋油气平台导管架设计建造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开创了我国中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深海资源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北极气候变化2021更新:关键趋势和影响-决策者摘要》(以下简称《2021报告》)的中文版与中文视频发布。《2021报告》对北极气候变化做出了最新预估,并为适应和减缓未来气候变化提出了科学建议。
2月17日,福建省海洋经济项目融资对接会在福州举行。福建省投资集团、省船舶集团、省旅游发展集团等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了产融合作项目对接签约,涉及项目13个,签约总额超200亿元,项目涵盖临海能源、海上牧场、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
近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我国海洋一号 C/D卫星数据研究发现,位于南极海域的一座巨大冰山(D28)沿南极大陆近岸向西漂移,在两年多时间漂移了近5000千米,且移动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