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市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向海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近日,《连云港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为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洋经济高质发展、海洋强市建设提供指引。
2月10日,《自然》杂志旗下新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在线刊登了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曦关于深渊黑碳的最新研究成果《深渊是海洋中一个重要且异质化的黑碳碳汇》。在全球首次报道了深渊沉积黑碳的来源、分布和埋藏通量。
近日,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评选出2021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排名不分先后)。
近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市财政局联合出台《青岛市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奖补政策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鼓励海水淡化项目建设,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其中,对符合条件的海岛海水淡化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20%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符合条件的非海岛海水淡化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10%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近日,交通运输部、江苏省政府联合批复《南通港总体规划(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获批,为南通市全面推进优江拓海、江海联动,深入实施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及一批重大涉港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强保障。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影响,海洋经济面临前所未有挑战。面对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涉海部门和沿海地方积极稳妥应对,较快扭转了海洋经济下滑势头。海洋经济保持基本稳定,发展成效显著,发展潜力十足。《2021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35.8,同比下降0.7%,十年来年均增速达3.1%。
近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预报保障团队依托自主发展的南极海冰短期预报系统,为正在执行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破冰船冰区航行提供预报服务。
记者2月11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环境学院马军院士团队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赖志平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在膜法水处理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该研究设计合成了超高通量多孔石墨烯膜并利用低品质热源实现了高效可持续的海水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