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推出“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云课堂”线上科普视频宣传活动,实现疫情期间普及海洋防灾减灾知识“不暂停”。专家分别从海洋灾害与综合减灾、绿潮灾害、认识海冰3个方面为公众讲解海洋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海洋基因资源是抗病毒化合物的丰富来源,能产生可用于病毒检测试剂盒的酶。近日,世界资源研究所专门召开了网络研讨会,探讨“海洋基因组:挑战与机遇”。
《科学通报》近日以封面文章刊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科研成果,我国科学家在西太平洋一处深海热液区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并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启示。
“南极、北极、青藏大科考,是为世人所熟悉的科考大征程,在人类科技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南海是离我们最近的深海,至今还没有做过系统的科学考察。今年我的提案是建议设立‘南海大科考’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南海海洋科研资源调研。”近日,即将出席今年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海南省委会主委史贻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正在精心准备“南海大科考”提案。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14日发布声明说,由该机构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一种对海水温度升高更具抵抗力的珊瑚,未来有望减少珊瑚白化现象。
作为全国首个有关长江流域特定物种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昨(14日)在市(上海)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自2020年6月6日起施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卓庆主持会议并讲话。
2019年9月25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报告由3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主要作者对7000多份最新相关科学文献的评估编写完成。本文提炼了该报告《决策者摘要》的主要结论,并对主要观点进行了解读。
新华社青岛5月11日电(记者张旭东)《科学通报》近日以封面文章刊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科研成果:我国科学家在西太平洋一处深海热液区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并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