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 2019年深海科学与技术学术论坛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成功举办。论坛围绕物理海洋、深海地质、深海生物以及深海探测技术等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与研讨,全国涉海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40多家单位共计120余人参加。论坛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深海技术与工程分会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深海科学与技术研究分会主办,山东省深海运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深海探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
2019年12月23日,遥感科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Remote Sensing (IF=4.1)在线发表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室在北极航道固定冰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Extent and Thickness of Arctic Landfast Ice”,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与预报中心联合培养硕士生李子轩同学,通讯作者为极地室赵杰臣工程师。
新华社“雪龙2”号1月8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7日顺利完成宇航员海综合科考的最后一次CTD(温盐深剖面仪)采水作业,采得的水样将为研究这一海域的微小型浮游生物和海洋化学要素等提供帮助。
科技日报北京1月6日电(记者刘垠)6日,科技部网站公布《关于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次需求征集将探索建立“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的新机制,征集内容将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任务部署及充实“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内容提供支撑。
近百年来,人类发现了冰的18种三维结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六角形的冰相,例如飘落的雪花、解暑的冰块、南极的厚冰层。但自然界是否有稳定存在的二维冰,一直缺乏确切的实验证据。北京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qPlus型原子力显微镜技术,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二维冰的存在,并以原子级分辨率拍到了二维冰的形成过程,揭示了其特殊的生长机制。该成果2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2月27-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在福建厦门组织召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现场会暨海洋经济工作推动会。会议总结交流了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梳理分析了海洋经济工作进展和问题,研究讨论了“十四五”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布置了下一步工作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沿海省(市、区)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15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厦门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与会并致辞。
浩瀚海洋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波澜壮阔,变幻莫测,海洋研究涵盖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信息、材料、能源等多个领域,海洋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研究。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作为我国目前唯一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以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以大科学装置为支撑,以功能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开放工作室、海外研究中心等创新单元为依托,汇聚全球海洋优势力量,开展前沿引领性、战略性、基础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力争打造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