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月6日电(记者刘垠)6日,科技部网站公布《关于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征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次需求征集将探索建立“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的新机制,征集内容将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任务部署及充实“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内容提供支撑。
近百年来,人类发现了冰的18种三维结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六角形的冰相,例如飘落的雪花、解暑的冰块、南极的厚冰层。但自然界是否有稳定存在的二维冰,一直缺乏确切的实验证据。北京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qPlus型原子力显微镜技术,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二维冰的存在,并以原子级分辨率拍到了二维冰的形成过程,揭示了其特殊的生长机制。该成果2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2月27-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在福建厦门组织召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现场会暨海洋经济工作推动会。会议总结交流了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梳理分析了海洋经济工作进展和问题,研究讨论了“十四五”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布置了下一步工作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沿海省(市、区)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15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厦门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与会并致辞。
浩瀚海洋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波澜壮阔,变幻莫测,海洋研究涵盖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信息、材料、能源等多个领域,海洋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研究。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作为我国目前唯一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以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以大科学装置为支撑,以功能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开放工作室、海外研究中心等创新单元为依托,汇聚全球海洋优势力量,开展前沿引领性、战略性、基础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力争打造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
12月20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正式签发启用,旧版海员证不再签发。根据有关规定,12月20日前已签发的旧版海员证在其有效期内仍然有效,持有有效旧版海员证的船员可随时重新申请签发新版海员证,不受有效期超过12个月的限制。
如果将水下缆比作各类海底观测平台的胳膊、腿,水下连接器就好比关节,是保证水下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零部件之一,能够实现光、电信号和电能的传输,以及机械连接。日前,中天科技2000米级水下插拔电连接器项目通过了江苏省工信厅组织的新产品鉴定。这意味着我国2000米水下插拔电连接器有望告别国外垄断。
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兰州发布了《2018年阿拉斯加地区(Alaska)冰川编目》。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北极区域的冰川资源调查的最新成果。此次发布的编目包括了现有冰川27043条,总面积81285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