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和“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19年度拟立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新华社“雪龙2”号12月9日电(记者 刘诗平)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9日完成了南大洋宇航员海首个调查断面的科考,这也是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在这一海域展开综合科考。
12月6日,由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信息产业发展联盟、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和浙江省舟山市政府共同主办“2019智慧海洋高端论坛”。论坛以“推进智慧海洋工程 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为主题,旨在汇聚海洋信息领域高端智力,在海洋信息前沿技术研究、海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大数据分析处理、海洋信息智能应用等方面搭建深入交流和务实合作的平台。
近日,“中国海岸带蓝碳现状与发展战略”项目启动会暨第一次研讨会在京举办。会议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指导,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和保尔森基金会主办,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清华大学等38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海岸带蓝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发展路径、政策需求及国内外合作方向进行了探讨。
12月3日,APEC海洋垃圾与微塑料研讨会暨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召开。本次研讨会由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智利、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越南等11个APEC经济体代表共120余人参会。
在1500米的深海,低温、高压和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对海底输送油气管道有着严苛的质量要求。12月4日,湖南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宣布,经过“背靠背试验”等程序,权威机构认定国产新型深海油气管研制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在海洋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摆脱了进口依赖。
4日,第五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正式发布了《中国科研信息化蓝皮书》的首部英文版图书《China’s e-Science Blue Book 2018》。该书由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家网信办、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社科院、自然基金委、中国农科院共同编撰,国际著名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发行。这是该报告首次正式出版英文版并向海内外公开发行。
11月30日,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资源法学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2019年自然资源法学研讨会在海口召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正楼、分会依托单位海南大学负责人和有关专家70余人参加会议。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证明了海洋内波(海里的波浪)的冷却功能可为珊瑚礁营造一个抗热环境,或有助防止和更准确地预测珊瑚白化。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地球科学》。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布《广西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对参与以北部湾港为中心的西部陆海通道建设的相关产业企业,实施一系列补贴扶持和税收优惠、用地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