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22天,航程近35000千米,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地质第8航次和中国大洋第55航次科考任务,满载科考成果,于2019年10月23日返回广州。
10月18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在京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中国自然资源部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关于建立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和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洛奇代表双方签约。中央外办、外交部、发改委、财政部的相关司局负责人出席了谅解备忘录签订活动。
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既与世界潮流相呼应,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站在新的历史阶段,需要不断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开拓新思路新技术、做大蓝色“朋友圈”,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蓝色动力——
新华网深圳10月18日电(孙倩文 吴梦帆 俞欢)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深圳盐田港如何开启新征程?近日,盐田港集团董事长孙波、总裁刘南安接受新华网专访,共同讲述盐田港在机遇与挑战中逐梦深蓝的故事。
10月14日下午,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昊,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一行来到深圳蛇口邮轮母港码头,登上即将首航南极、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调研。
这是10月15日拍摄的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现场。当日,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开幕,大批海洋“大国重器”及高新技术研发成果亮相。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被誉为“中国海洋第一展”。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蓝色机遇、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45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将重点围绕现代港口建设、海洋高新技术与装备制造、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热点领域,推出新技术成果,推进中外企业洽谈合作。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日前,应印度尼西亚合作方萨姆拉图兰吉大学邀请,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派杜建国副研究员为领队,率三所海洋动力学实验室潘爱军、周喜武及海洋生物与生态实验室马志远、廖建基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赴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的利库庞海域,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北苏拉威西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联合调查及研究航次,并顺利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强课题组在西沙群岛羚羊礁上发现一种新的海生昆虫,并将其命名为羚羊礁海蝽。这是海蝽科昆虫在我国首次被发现,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Zootaxa》。
我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启程在即。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詹阳重工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交车仪式,由双方共同研发的“南极2”号极地全地形车将奔赴南极,助力南极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