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龙跃梅)记者近日获悉,国内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在广东珠海正式建成,并将于年底投入使用,将成为粤港澳三地乃至国内海上无人系统与海洋智能装备设计、研发、试验的公共技术服务与创新孵化平台,打造智慧海洋产业创新高地。
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近日组织召开中法海洋卫星在轨测试评审会,该卫星在轨测试通过评审。测试结果表明,卫星运行稳定,各项功能和性能符合研制总要求,遥感数据质量良好,数据处理产品精度优于设计要求,具备投入业务化应用能力。
近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在青岛组织召开渤海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评估实施方案评审会。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东海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海洋预报减灾中心,辽宁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审议了20个试点海岛的生态评估实施方案,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为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履行南极条约体系环境保护义务,保障南极长城站科学考察工作正常开展,根据《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国海规范〔2018〕1号)、《南极活动环境影响评估文件目录》(海办发〔2018〕8号)、《访问中国南极考察站管理规定》(海办发〔2018〕10号)等规定,现对于赴南极长城站旅游申请流程公布如下:
当地时间9月5日,首届中国-欧盟海洋“蓝色伙伴关系”论坛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这是继2017年双方共同举办“中国-欧盟蓝色年”和2018年双方正式签署《在海洋领域建立蓝色伙伴关系的宣言》后,中欧在海洋合作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这标志着新时期中欧海洋“蓝色伙伴关系”走深走实,展现了中欧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
在南极洲雪层中发现的宇宙尘埃,可能来自数百万前诞生的一颗超新星。这些宇宙尘埃经过星际旅行后,最终落在了地球的南极洲。科学家之所以有这种推测,主要是因为他们发现这种尘埃中含有Fe-60同位素,它通常由超新星爆发释放,但几乎不存在于地球上。
9月3日,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海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共同组织召开2019年海南省海岸线修测工作启动会,宣贯海岸线修测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全面启动了海南省海岸线修测工作。此次海岸线修测将在2016年海岸线修测成果基础上,对海岸线开发利用情况、生态修复状况等作细化调查,为海南省陆海统筹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记者张泉、蔡拥军)记者从中船重工获悉,中船重工大船集团为招商局集团招商轮船建造的“新海遼”轮28日在大连成功交付,这是继“凱征”轮之后,该集团建造的全球第二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