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探索一号”TS12航次科考第二航段正式开跑。早上8时,深潜器按照原定计划被推出潜器库,滑过轨道到达主吊缆下方,被吊起入水。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从起吊、到达水面到脱钩入水,每一项任务都遵循着严格的安全检查。
7月17日,自然资源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到自然资源厅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陆昊主持会议。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凝聚社会爱海公益力量,进一步提升公众以实际行动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识,2019年7月14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联合中海石油渤海石油管理局、中国海洋学会海洋调查专业委员会、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管理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在大连举办2019年“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蔚蓝力量志愿行plogging(跑步拾垃圾)净滩公益活动。来自北京市、天津市、青岛市等多地中小学及北海局、中海油渤海石油管理局、北京市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组委会、中海油蔚蓝力量志愿者协会等相关单位的400余名师生和青年志愿者齐聚大连黑石礁广场参与此次活动,同时近千名市民共同见证了此次活动。
日本近日公布了一款编号为29SS的下一代攻击型潜艇设计概念方案,计划从本世纪30年代初开始,逐渐取代现役的“苍龙”级潜艇,以确保其“拥有世界上最安静、最现代化的非核动力潜艇”。外媒报道称,从设计概念上说,29SS型在许多方面都脱胎于“苍龙”级潜艇,但即便单从其更具“未来感”的外观上看,实际差异也一目了然。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雪龙2”号交付后,将正式加入我国极地考察序列,开展船载科考设备调试等工作,计划于下半年和“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共同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
日前,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结束。5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5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通过了初评,其中多个项目涉海。
今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
7月5日,《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9》在山东青岛召开专家评审会。来自科技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报告》进行了评审,并同意通过。
今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