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水产病害测报与防治
定 价: ¥ 48.00
会员价: ¥ 36.00
1274
浏览次数
作者:王建平
出版日期:2009-09-03
ISBN:978-7-5027-7104-1
装帧:平装
页数:298
版次:B1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19.00内容简介
《水产病害测报与防治》由长期从事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技术人员和专家编撰,较完整地反映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与常见鱼病防治关键技术的新成果和新技术。《水产病害测报与防治》共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水产养殖病害诊断与防治》、《水产养殖用药基础知识》3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目的、意义,工作规范;概括阐释了水生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详细解说了养殖甲壳类、鱼类、鳖类、贝类、藻类的常见病害诊治,具有理论研究的参考意义、实践分析的指导意义和技术推广的应用意义;同时也扼要介绍了鱼病用药的方法及常用水产药物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 《水产病害测报与防治》可供水产养殖科技人员,水产养殖企、事业单位人员和水产行政管理人员等参考,也可作为水产养殖学专业师生的交流材料。
目录
第一章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
第一节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目的和意义
一、国内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近年发展及现状
二、宁波市水产养殖现状
三、病害测报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规范
一、病害测报概念
二、病害测报的组织开展
三、测报数据管理及信息发布
四、测报工作方法及有关说明
第三节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报告
一、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基本情况
二、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具体结果
三、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具体措施
四、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开展情况
五、主要体会
六、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展望
第四节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技术报告
一、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总体情况分析
二、南美白对虾病害情况分析
三、三疣梭子蟹养殖病害分析
四、青蟹养殖病害分析
五、大黄鱼病害分析
六、鲈鱼病害分析
七、甲鱼病害分析
第五节 部分水产养殖疫病测报名录
一、鱼类疫病
二、甲鱼疫病
三、甲壳类疫病
四、贝类疫病
附件
附件一 全国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工作规范
附件二 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大事记
附件三 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报送表
附件四 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紧急报送表
附件五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档案表
附件六 水产养殖动植物流行病情调查表
第二章 水产养殖病害诊断与防治
第一节 水产养殖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二、内部因素
第二节 病害的诊断
一、在日常管理中如何及时发现养殖生物患病
二、疾病的诊断
三、水产疾病诊断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常见的水产养殖病害诊治
一、对虾疾病的防治
二、蟹类疾病的防治
三、鱼类的疾病防治
四、鳖的疾病的防治
五、养殖贝类疾病的防治
六、养殖藻类疾病的防治
第三章 水产养殖用药基础知识
第一节 渔药的分类及使用的基本原则
一、渔药的概念
二、渔药的特点
三、渔药的性质
四、渔药的分类
五、使用的基本原则
六、药物选用的方法
第二节 给药的方法和常见渔药
一、给药方法
二、鱼病防治常见药物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一、渔药的作用
二、影响渔药作用的因素
第四节 渔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渔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药物的保存和贮藏
附录1 渔药防治用药量的计算
附录2 禁用渔药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 第一节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目的和意义 一、国内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近年发展及现状 为及时掌握水产养殖疫病发生情况,迅速通报疫情,引导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机构和养殖生产单位采取相应的防患措施,控制疫病流行,减少养殖生产的损失,农业部渔业局于1999年委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组织了辽宁等11个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参加,对水产养殖病害发生隋况进行监测和试报工作,编印了三期《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月报》,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积累更多经验,建立和完善水产养殖病害测(月)报工作制度,2001年11月,农业部办公厅农办渔[2001]93号文件通知,农业部决定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全面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并继续委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组织实施。目前已形成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产病害监测机构,仅2007年,就对83个水产养殖品种的116种病害开展水产养殖测报工作。2007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共对471万亩养殖水面进行监测,约占各地养殖面积的4%。二、宁波市水产养殖现状 宁波市是渔业大市,水产养殖是宁波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最新的2007年年报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4.49万吨,比上年增加1.30万吨,增长1.39%。渔业经济总产值实现192.11亿元,比上年增加18.55亿元,增长10.69%,其中渔业总产值达到82.38亿元,比上年增加3.69亿元,增长4.68%。养殖面积微增,产量增幅明显。在养殖业面积拓展受阻的情况下,各地通过挖潜改造,使养殖水域总面积仍然维持在67487公顷,比上年略增0.33%;养殖产量达到36.11万吨,比上年增加1.06万吨,增长3%;渔村渔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12000元,达到12098元,比上年增加1787元,增长17.33%。其已提前实现了“十一五”渔业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 近十几年来宁波市水产养殖在规模和收益上优化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比如许多水产养殖业主对水产养殖技术一窍不通,采用高密度放养、强化投饲、过度施肥等不当的放养方法,以及养殖水域受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加上台风等恶劣天气侵害,渔业生产的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水产养殖的品种种质性状退化,抗病力下降,病害种类繁多,特别是名优水产养殖品种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渔民的生产利益受到极大影响,对宁波市渔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