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面对台风“韦帕”逐步逼近广东沿海的严峻形势,自然资源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预警中心(广东省海洋预报台、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联合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三方专家共同召开视频会商会,旨在精准研判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可能造成的灾害性影响,助力强化区域协同防御能力。
本报讯 6月8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发布。该指数是对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量化评估,涵盖发展规模与效益、结构优化与升级、资源节约与利用、对外经济与贸易、民生保障与改善5个领域,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值为100。
6月8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15个典型案例涵盖河口、海湾、海岛等多种海洋生态单元,涉及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5月12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中国近海海洋水色要素长时序卫星遥感产品数据集。该数据集是卫星遥感应用就绪型产品,以数据集的形式进行持续更新和共享,服务海洋领域各类应用。
5月12日,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韩中心)成立3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六届黄海海洋论坛在青岛举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与韩国海洋水产部副部长宋明达以视频形式出席会议并致辞。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自然资源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预警中心)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海洋灾害预警报标示符》GB/T 45029-2024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海洋灾害预警报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将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统一的技术支撑(相关报道详见今日5版)。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处在北半球的你,是不是感觉今年冬天很暖和?2024年,海洋温度研究结果与大家的感觉一致。由笔者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全球31个研究单位的54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了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