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红河活动断裂带
定 价: ¥ 38.00
会员价: ¥ 32.30
1357
浏览次数
作者:虢顺民,计凤桔,向宏发,董兴权,严富华,张双林,李新元,张晚霞
出版日期:2001-01-01
ISBN:7-5027-5300-1
装帧:平装
页数:196
版次:B1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37.00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
目录
第一章区域地质概述
第一节大地构造轮廓
第二节主要地层单元
第三节岩浆岩
第四节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第五节区域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及分区
第六节红河断裂带及毗邻地区的构造演化
第二章断裂带组成和新活动地质地貌证据
第一节断裂带组成
第二节洱源- 弥渡断裂
第三节苴力- 大斗门断裂
第四节哀牢山山前断裂
第五节中谷断裂
第六节小结
第三章新生代断陷盆地
第一节盆地形态特征
第二节盆地新活动与时空演化
第三节盆地成因类型及形成机制
第四章第四纪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第一节全新世活动断裂及展布
第二节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及展布
第三节中更新世活动断裂及展布
第四节第四纪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
第五章第四纪断裂位错变化规律
第一节位错发生的地质背景和时间取向
第二节断错水系与水平位错
第三节第四纪以来的垂直位错
第四节第四纪以来位错的时空分布与应变分配
第六章断层岩和断裂运动方式
第一节断层岩类型及其特征
第二节断层泥的组分和变形特征
第三节粘滑和蠕滑运动的标志
第四节粘滑和蠕滑段的划分
第七章断裂带分段性研究
第一节分段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分段的主要标志
第三节分段及各区段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分段的意义
第八章地震活动及危险性预测
第一节历史地震活动特征
第二节古地震分布特征
第三节地震构造及发震构造标志
第四节地震危险性预测
第九章断裂带运动学特征讨论
第一节第四纪右旋走滑与尾端拉张关系讨论
第二节板块边界问题
第三节早期左旋晚期右旋的转换
第四节现代构造应力场
第五节相关地壳动力学讨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照片集
精彩书摘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