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资源保护研究院与安提瓜和巴布达蓝色经济部召开了海洋空间规划推动蓝色产业合作研讨会,双方项目组成员就规划编制、技术培训、海底底质类型和海水叶绿素浓度分布联合研究进行了交流。
5月1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船舶与海洋技术-海底地震仪主动源探测技术导则》,这是由我国主持制定的首项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国际标准。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各国海底地震仪技术性能的提高和数据格式的统一,有效促进不同国家在海底资源调查、开发、利用领域的国际合作。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的破解当前人类发展面临困境、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创新理念,充分体现了大国领袖的世界视野和天下情怀,充分彰显了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历史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工作,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近日,“向阳红01”船完成“西印度洋海洋底质和底栖生物调查航次”任务,返回海南三亚南山码头。本航次任务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组织,历经74天,航程12703海里。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今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且“十四五”期间沿用该主题。
5月8日13时,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西太平洋复杂地形对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重大科学考察航次第二航段搭载“东方红3”船缓缓驶离青岛奥帆基地码头,再次前往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罗沙、刘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1日发布关于办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充分发挥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5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发布,自5月15日起施行。该司法解释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统一海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裁判尺度,发挥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检察机关在海洋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不同职能作用,构建较为完善、独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据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消息,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0万亿元,同比增长4.1%。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海洋经济开局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