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驱动的深海碳循环是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碳固定、碳降解、甲烷循环及其他碳循环途径等,其中有机碳的降解是促进全球碳循环的重要途径。
7月14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为“深海一号”能源站量身定制的我国首艘1.5万吨动力定位穿梭油轮“北海新希望”号于7月13日在江苏南通竣工交付。它的投入运营将对我国超深水油气资源实现高效开发利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日报讯 (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吴立坚) 7月20日,记者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了解到,我国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在广州开工建造。该船拥有“i-ship(No,R1,M,I)”智能船级符号,有望成为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将为我国开展海洋科考提供前所未有的利器。
18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以下简称深海专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体、集成与海试”项目圆满收官。当天,该项目顺利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
本报7月13日讯 为进一步巩固海口市湾长制试点成果,全面深入推进湾长制工作,建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海口市湾长制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于7月8日正式印发,《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铺前湾(海口段)建成美丽海湾,为澄迈湾(海口段)和海口湾分别在“十五五”和“十六五”建成美丽海湾奠定基础。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印发了《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规划建设北部湾海洋大学”。此前,广西教育厅发布公示,拟向教育部申请批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合并转设为“广西海洋学院”。
以海为媒,驾舟踏浪,鸥鸟为伴……随着暑期的到来,山东荣成的大海洋牧场迎来研学游的学生团队。近年来,荣成市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动力,大力建设“资源修复+生态养殖+高质高效”的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
新华社上海7月12日电(记者王立彬、张建松)7月12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