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5月12日电(高超、王煦之)在太平洋海域圆满完成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等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5号船,12日上午返回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累计海上作业81天,安全航行2万余海里。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众所周知,要实现防灾减灾救灾,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预警监测。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根据公报,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海洋经济总量稳步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高,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取得显著成效,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日前,厦门蓝海天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金翔龙为首席科学家。这是厦门市成立的首家涉海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旨在为厦门市海洋产业发展、引智育才搭建创新开放平台。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联合基金项目“基于陆海统筹的多重人类活动对山东海湾生态系统的协同影响及适应性调控机制”项目阶段性工作进展专家咨询会在青岛召开。
新华社东京5月10日电(记者姜俏梅)日本海上自卫队“雾雨”号护卫舰10日从长崎县佐世保基地起航开赴中东海域,接替“高波”号驱逐舰在当地继续执行情报收集等任务。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据初步核算,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372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9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3700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的4.2%、35.8%和60%。
5月3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101泊位,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山东省港口集团·海丰国际控股冷链生活资料东南亚-青岛快航成功首航。这是山东港口开通的首条青岛到东南亚的冷链生活资料直达航线,将过去经陆路运入中国的火龙果等冷链生活资料改为海运,仅需5天即可抵达青岛。
《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蓝色引擎”至少三大看点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