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它既是防风消浪、净化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海岸卫士”,也是固碳储碳、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绿肺”。除了生态功能,红树林也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一些地方和相关机构通过红树林保护修复,探索开展碳汇交易、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红树林正逐渐变成“金树林”。
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推进市场化保护修复举措,研究开展红树林碳汇项目开发,探索建立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2021年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施行,有效规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
2021年6月8日,“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 成功签约交易。此前,该项目已通过核证碳标准(VCS)开发和管理组织的评审。这标志着我国首个红树林碳汇项目和首个蓝碳(海洋碳汇)交易项目的完成。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研究员陈光程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的开发为实现红树林修复的碳汇生态价值提供了范本,对推动蓝碳经济发展和助力碳中和具有积极意义。
蓝碳经济助推“双碳”目标
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关于“双碳”目标,国际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减碳”与“碳汇”2条主线上。旨在减少碳排放,由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各种研发,正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而旨在增加碳吸收的碳汇发展中,海洋因较高的蓝碳价值成为近十年兴起的碳汇新领域。
数据显示,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岸带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的固碳量却与陆地植物相当。
红树林、海草床、盐沼并称为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碳汇能力。其中,红树林的固碳能力尤为明显。因此,保护和修复红树林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重要内容。实现碳中和既是气候环境问题,也是经济发展问题。因此,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建立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发展中国家通过保护和增加森林的碳储量机制(REDD+)、清洁发展机制(CDM),直接或间接为蓝碳项目提供了市场机遇。自2009以来,塞内加尔、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等国家陆续开发了CDM和VCS认证的红树林碳汇项目。
在此背景下,2019年起,海洋三所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开发了我国首个红树林碳汇项目。
红树林碳汇交易的样本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呈带状散式分布,总面积约2万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7228公顷,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种类较多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该保护区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推进红树林的生态修复,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红树林面积稳中有升。
“我们在保护区范围内,将2015年~2020年期间利用企业生态补偿等资金实施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按照VCS和CCB(气候社区多样性标准)要求进行了开发。”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许方宏介绍,VCS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自愿性温室气体减排认证标准;CCB是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开发的自愿碳市场附加标准,对同步实现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效益的碳减排项目提供附加认证。
陈光程介绍,“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采用CDM的方法学《退化红树林栖息地的造林和再造林》进行减排量(碳汇量)的计算。根据种植面积、物种、生物量和土壤碳汇量的估算,预计在2016年~2055年间产生1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2020年4月~5月期间,海洋三所在红树林碳汇量调查基础上计算得出,截至2020年5月,修复后的红树林植被和土壤碳库中可实际产生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该笔减排量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核查,通过了VCS开发和管理组织的评审,并被用于第一笔碳汇交易。
2021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当天,海洋三所、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三方联合签署了“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转让协议, 中国首个蓝碳项目交易正式完成。
“按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要求,秉持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该项目所获收益将用于保护区红树林修复管护和科普宣传等,营造关注红树林、珍爱红树林的良好社会氛围。”许方宏说。
“得益于红树林独特的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相较于一般的工业减排项目,红树林碳汇项目具有更高质量的碳抵消作用。该项目通过发挥市场交易机制作用,实现了红树林资源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共赢的目标,为各地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动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起到了示范作用。”海洋三所研究员、 副所长陈彬表示。
营造碳汇市场发展环境
“在自然资源生态修复过程中,通过碳交易等市场机制实现生态系统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不仅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还能提升各地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在推进蓝碳项目开发上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陈光程说。
陈光程指出,受海岸带开发活动的影响,我国红树林等滨海湿地资源丧失和退化严重。小规模的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如果碳汇项目不能维持高的交易单价,其收益可能无法支付项目开发的成本。此外,根据CDM和VCS的要求,必须是近5年内开展的修复项目才能用于碳汇项目开发,也限制了很多已开展的修复项目的开发。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已经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社会公益组织、企业等对碳减排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对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等产生的碳汇效益、生态效益具有较强的支付意愿。”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秘书长张立建议,加快营造蓝碳项目开发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或购买项目生产效益,拓宽红树林保护修复资金渠道,推进碳汇市场的发展。
“希望通过凝聚全社会智慧和力量,真正把红树林变为‘金树林’,进而开辟出一条高效率减排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陈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