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洋动态 > 新闻详情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海洋强国建设相关话题 2023-03-23

2257

浏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再次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建设海洋强国”相关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提升海洋碳汇能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发展海洋碳汇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海洋碳汇在探索发展路径过程中,面临项目审核缺乏顶层设计、交易市场缺乏拓展能力、基础研发缺乏强力支持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威海市市长孔凡萍建议,要从国家层面支持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先行先试发展海洋碳汇经济,尽快搭建海洋碳汇交易平台,以市场化手段激励相关主体增加海洋碳汇。同时,规范海洋碳汇产权,明晰产权归属,完善交易模式,加快建立一整套的海洋碳汇抵押、质押登记及公示制度。

九三学社中央在《关于综合提升我国碳汇能力的提案》中建议,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汇交易平台,将森林、草地、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纳入统一的碳汇交易平台。因地制宜推进碳汇交易试点,选择不同地区开展碳汇交易试点,重点在内蒙古、四川开展草原碳汇交易试点,在云南、黑龙江开展森林碳汇试点,在青海、湖北开展湿地碳汇交易试点,在山东、海南开展海洋碳汇交易试点。

“目前,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湿地等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研究已有很多,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蓝碳单位面积固碳效率高,但碳汇总量相对较小,亟待研发海洋水体碳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呼吁,在我国打造碳中和海洋负排放国际示范基地,并建立海洋负排放技术规范和国际标准。

渔业碳汇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严可仕建议,推动渔业碳汇标准落地实施,促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由自然资源部牵头,组织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开展全国渔业碳汇资源摸排,核算渔业碳汇涉及的品种、数量,计算全国渔业碳汇规模。在此基础上,组织各地开展实地调查,获取准确的渔业碳汇量化等基础数据。同时,要加强试点示范成果标准化转化和复制推广,及时修订调整我国渔业碳汇标准。

破解海洋科技“卡脖子”难题

海洋科技创新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引擎。随着海洋强国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海洋科技在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对此感触很深,“作为深海资源探采科技工作者,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着力攻关‘卡脖子’技术,一次次刷新了海底钻机钻深纪录,一步步见证了我国海洋资源探采装备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追赶到超越的转变。”他提出要积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进一步扩大深海钻探的领先优势。

时也要看到,海洋技术“卡脖子”问题仍长期存在。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龚俊龙结合深圳实际表示,深圳在发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过程中,仍面临95%的高端海洋电子信息装备需要进口等“卡脖子”问题。为此,他呼吁有关部门支持在深圳建设国家级海洋电子信息产业试验场,率先探索建设海洋电子信息全海域机动试验场,补齐海洋电子信息装备全海域及专业化的测试短板。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深海资源保护利用更加重视,深海矿产开发装备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向深海要矿产成为我国资源开采的重要选项之一,但我国深海矿产开发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副所长叶聪介绍说,国内深海采矿技术以及核心系统设备依赖进口,在水下感知、物联网、大水深立管等方面缺乏成熟和安全的技术储备,距离形成商业开采能力仍有较大差距。

叶聪建议,应把握住争取全球视野下深海技术先发优势的历史机遇,构建世界领先的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与装备体系,引领我国深海技术变革、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强化深海装备技术自主创新,重点突破薄弱核心系统设备研制。针对深海采矿装备涉及领域多、技术覆盖面广的特点,国家相关部委要加快组织推动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研项目论证,整合国内创新链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产业端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在深海系统级技术研发、数据信息共享方面强化资源统筹与布局,形成支撑规模化开采的技术能力。

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加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好海洋这个资源富集的‘聚宝盆’,推动海水养殖加速向绿色集约转型、海洋捕捞加速向远洋拓展、海洋装备产业加速向高端化跨越、滨海旅游业加速向跨界融合转变。”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孔凡萍提出,要加快海洋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聚焦海洋产业全链条,有效布局、集聚和配置海洋科技资源,赋能养殖生态化、生产智能化、产品高值化,推动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已鉴定的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生物提取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等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原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已成为海洋经济“新蓝海”。

为此,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加快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沿海省份的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进行分工合作。加快完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成果转化及支撑体系,设立海洋生物医药基础研究专项,鼓励设置技术成果转化、产业投资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与资本链的堵点。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工程学院副校长韦建刚同样关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他呼吁,要配套支持创新海洋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的研究和成果转化,用好科技链带动产业链的创新平台赋能机制,在生物成分的提取、组合、改造等方面深入研究和创新,加大海洋生物基因、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延链、强链。同时,建设高效的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究技术管理平台和孵化推广基地,打造国家级“蓝色药库”。

聚力打造陆海贸易新通道

海洋是连接五大洲的“大通道”,加快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畅通陆海贸易通道是关键一环。

广西北部湾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重点打造的国际门户港,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和具有比较优势的沿海地区建设进口大宗原料储备基地,是进一步完善国家战略资源储备体系的重要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树新说。

他建议,支持广西北部湾建设进口大宗原料储备设施体系,加快补齐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短板。依托储备基地,设立区域性进口大宗原料储备与国际贸易企业,拓展多元稳定的大宗原料渠道,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体系。

“甬广高铁、通苏嘉甬铁路、沪甬通道等沿海大通道的加快推进,将加快我国东南沿海互联互通,并产生深远影响。”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王丽萍提出,作为沿海通道上重要节点,宁波西枢纽规划建设亟须加快推进。

他呼吁支持宁波西枢纽规划建设,加快完善国家沿海通道功能。“宁波西枢纽建设将推动国家沿海通道功能发挥,加快建立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环太平洋经济圈沿线国家的对接,促进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形成。”



作者: 孙安然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 2023-03-23

热门新闻榜 更多

视频专区 更多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