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倒计时》,船桥洋一著,海洋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危机倒计时》以纪实的形式,真实再现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这场危机。今天我们读《危机倒计时》,以及再读《获得自由的世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这样的纪实类或科幻类“灾难书”,是一种居安思危。虽然天灾是极少发生的小概率事件,但它总是恰好在人们忘记前车之鉴时又引发出下一次的后车之覆。
■奚望
时间将永远定格在六年前的3月11日下午14时46分。
高达里氏9.0级的强震袭击了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一带。这是日本自有地震观测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而由地震引起的海啸甚至曾高于海平面40米,最终导致了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使日本举国上下面临着可与1853年7月8日的“黑船事件”相提并论,1945年8月15日败战后的最大危机。
由日本文艺春秋社出版的《危机倒计时》一书以纪实的形式,用上下两册共950余页的篇幅,真实地再现了“3·11”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的这场危机。该书的作者船桥洋一出生于北京,曾作为《朝日新闻》的特派员常驻北京,并担任过《朝日新闻》主笔。该书中文版(上册)终于在去年底,“3·11”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六周年前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危机倒计时》就如一幅幅日本的政治与民生、日本与国际、生与死的浮世绘,真实再现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船桥洋一在该书2013年获得日本文学振兴会第44届大宅状一纪实文学大奖时感言:“我想通过这本书传达危机的本质。探明核电站事故的原因固然重要,但‘民间事故调查’已经做过了。我更想探究‘危机的本质’,为此,我采访了包括美方人士在内的300多人,将这些人在首相官邸、协调指挥控制中心、免震重要楼等不同地方直面危机时的姿态,像拼马赛克一样提取组合起来,以此展现危机下的众生相。”
书中众多的采访机构,日本方面包括了官邸、核能安全委员会、核能委员会、经济产业省、保安院、文部科学省、日本核能研究开发机构、自卫队、国家公安委员会、警察厅、外务省、总务省、消防厅、农林水产省、厚生劳动省、国土交通省、大熊町、南相马市、浪江町、饭馆村、东京电力、东芝等。美国方面包括国务院、NRC(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美国驻日本大使馆、海军等。
采访的主要人物即有当时的日本首相菅直人、枝野官房长官、细野辅佐官等政治家,也有东京电力的胜俣会长、清水社长、福岛第一核电站吉田所长等关键人物。采访对象所覆盖的范围之广、层次之多,才使得本书更加显得有血有肉。
书中以分钟为单位,采用时间序列的形式,刻画出了地震、海啸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三者并存的复合型灾害的立体景象,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二号机组、三号机组的并行连锁危机的惊心动魄的救援场景。书中显示的救援现场,如同好莱坞大片,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情节将读者带入“3·11”福岛第一核电站救助现场,带给读者的是那种未曾体验过的速度感、临场感和紧张感。
笔者30年前第一次踏上日本土地的第二天,勤工俭学的第一份工作即在《朝日新闻》东京都江户川区从事每天三百余份《朝日新闻》的配送工作。要感谢的正是送报工作才得以能够免费阅读上《朝日新闻》,有机会更多地深入了解日本社会和接触不同层次的日本人,也从此关注上了船桥洋一先生发表在《天声人语》《社说》等专栏上别具一格的文章,并小心翼翼的将部分文章保留至今日。离开东京都立大学(现首都大学·东京)大学院后,又经指导教授堀口先生的推荐进入了东京电力全资子公司,从事电站的工程设计与咨询工作八年之久……
日本“3·11”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对中国的现实意义,加之《危机倒计时》一书珍贵的资料价值,最终促使我策划了该书的中文版。尽管与船桥洋一先生未曾谋面,也许正是由于上面的缘故,加之笔者作为监译来保证翻译的质量,在文艺春秋社鼎力相助下才得以顺利完成《危机倒计时》的中文版版权交涉。
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日本是一个经过千锤百炼,危机管理水平世界领先的国家,而“3·11”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同时击碎了中国人和日本人心中的“安全神话”。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尽管发生在日本,虽然它已过去六年,但时至今日仍有大量的灾民未抹去心灵上的创伤,事故现场依然有强烈核辐射,而得到最终处理依然遥遥无期。这次事故的发生和救援的经验对于中国来说就像是一面镜子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危机是不分国籍、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唯有认真吸取《危机倒计时》这部危机管理教科书给予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才不会重蹈覆辙。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中水岛寒月的原型、日本物理学家、随笔作家寺田寅彦曾针对天灾指出:“文明发展的程度越高,一旦降临天灾,它所造成的损害也会越大。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居安思危,平时就准备好各种防范对策。可是现实中为何完全不是这样呢?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天灾毕竟是极少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它总是恰好在人们忘记前车之鉴时又引发出下一次的后车之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