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社动态 > 新闻详情

[书评]《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最新增订本)评介 2014-07-09

5454

浏览

近年来,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愈演愈烈,尤其是日本否定“搁置争议”的存在,继而玩弄“购岛”和“国有化”手段,企图做实其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和主权占有之目的。日本这一系列动作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反对和严正反制。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境外华人学者愤然著述,从历史、法理多角度论述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史地证据,涌现出一批有见地的论著。最近由海洋出版社隆重推出的《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最新增订本),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论著。

本书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太平洋学报》编委郑海麟博士,他于1982年获得中山大学哲学学士,1987年获得暨南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内地等多所大学从事中西交通史、国际法、国际关系和两岸问题等研究与教学,尤其在中日钓鱼岛问题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在海内外学术界颇有声誉。

《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曾先后于1998年8月在香港明报出版社、2007年4月在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出版后,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和很好的反响。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最新增订本,是在原版的基础上,由作者做了修订,增加了最新研究成果、“保钓”最新形势及各家评论,内容臻于完善。

著作此书缘于20世纪90年代的保钓运动,当时,郑博士意识到中国人在钓鱼岛列屿研究上的成果少,历史资料收集不完整,法理依据阐释不充分,于是决心自己动手写作一部有关钓鱼岛列屿历史档案的专著。自1990年起,他利用在日本任东洋文库高级研究员期间,翻阅日本内部尘封的文献,又翻阅200多种英、日著作,影印数十公斤重的资料,经过潜心钻研、反复研究才得以成书。

《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最新增订本)分为上编、中编、下编三个部分,分别从中日史籍看钓鱼岛列屿的主权归属、中日钓鱼岛列屿之争的法理研究、钓鱼岛列屿相关地图考释三个方面阐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归属中国。

作者充分运用历史考证学、语言学、地理学、气象学及国际法原理等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对钓鱼岛主权归属的历史及现状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为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提出了如山的铁证。同时,通过对历史资料深入发掘、缜密辨析、周详考订,获得了众多新突破。难能可贵的是,运用日本方面的图籍证明钓鱼岛并非归属日本,对日本声称领有钓鱼岛的论据作了有力反驳。

细读郑博士的专著,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如其人,作者史学功底深厚,治学严谨,且有爱国情结,论述如纸上谈兵,行文安排如行军布阵。从历史和法理的角度以雄辩的事实反驳日本的诡辩,既坚定地申明中国的主权立场,又主动提出论据,指出前人研究的谬误,严补疏漏。关于钓鱼岛问题研究,不单是历史考证、语言研究和国际法律的综合,更是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间的学术与智力的较量,可谓是在纸上打了一场国土保卫战。

该书的特色之一是附上了数十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及钓鱼岛列屿相关地图,解说详尽,清晰明了,查勘比定,附表释图,让世人阅后即可作出钓鱼岛列屿主权归属的正确判断。特色之二是参考书目齐全,包括中文书目158种,日文书目56种,英文书目16种。充分的史料,客观的分析,翔实的论证,给予周详的说明,使这部著作的科学价值自不待言。此书精粹之处甚多,无法一一枚举,读了全书,自能体会。

一部书不仅代表了作者的气魄胸襟,也凝聚了个人的学识涵养。“要写出传世之作,非十年功力,不能有成。”这道出了郑海麟博士写《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的一番苦心钻研。

该书的出版,不仅为钓鱼岛历史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也为我国外交未来对日交涉时提供强有力的法理依据,也将给未来可能闹上国际法庭的中日官司准备了呈堂证供,是我国外交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


作者: 来源: 海洋出版社 发布时间: 2014-07-09

热门新闻榜 更多

视频专区 更多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