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洋动态 > 新闻详情

山东:下活海洋强省建设“一盘棋” 2020-03-25

5848

浏览

3月的山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个“捷报”为齐鲁大地再添春意: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3亿吨,海水淡化产业跃居全国首位,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近两年年均增长9%以上,在全国率先实现沿海市海岸带保护立法全覆盖,2019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90%……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如何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山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筹谋划、全力推进。两年来,山东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国际合作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统筹谋划 做好顶层设计

2018年5月10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青岛召开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这一举措,标志着山东海洋发展从战略规划阶段正式转入全面实施阶段,山东在海洋强省建设上进入“快车道”。

为进一步谋划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彰显“山东特色”,2018年10月,经中央批准,山东在省级机构改革中,在“两统一”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洋委+海洋办+海洋局”的“三海”工作体制,海陆统筹和海海统筹(海洋综合管理)“双统筹”得到加强。同时,成立由省委书记为主任的山东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海洋工作的组织领导。

2018年以来,山东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海洋工作,部署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2019年4月2日,山东省委书记、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主任刘家义主持召开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统筹联动,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海洋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12月20日,刘家义主持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就港口建设、培育现代海洋产业、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部署。

一次次会议碰撞出无数的“思想火花”,化作一个个实际行动,为山东打造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提供保障,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工程、促进海洋强省建设夯实基础。

山东共有7个港口,拥有青岛港、烟台港和日照港3个吞吐量过4亿吨的海港,是名副其实的“港口大省”。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山东大力推动港口向集约化、协同化发展转变,努力实现全省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

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正式成立,积极统筹全省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青岛、烟台、日照、渤海湾四个港口集团成为省港口集团全资子公司,完成了沿海四大港口整合。据悉,2019年山东省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同时,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被国务院明确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

经略海洋,山东全速起航。近年来,山东将经略海洋作为全省八大发展战略之一,统筹谋划,全力推进。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中突出海洋特色,做实海洋文章。

2019年年底,根据山东省委的统一部署要求,省海洋局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完成了《关于支持海洋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等6项创新性海洋制度,并正式发布实施,通过出台一批含金量高的“硬核”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海洋领域的营商环境,再次为蓝色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科技创新 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2019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有条件批准国家1类新药甘露特纳胶囊(GV-971)上市,成为多方关注焦点。

据悉,该药物由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团队自主研发,主要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是全球第14个(中国第2个)海洋药物。海洋药物GV-971的顺利获批上市,有力提升了我国原创新药的开发能力,也展现了山东近年来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迅猛发展势头。

不负厚望,勇于担当。山东迅速行动,狠抓落实,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海洋创新生态圈加速形成:加快创建国家实验室,与科研单位共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和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启动建设海洋大数据中心等10个重大科研平台,认定107家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国际首个超算互联网;联合27艘科考船及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等科考装备,组建覆盖全球的深远海科考船队,并针对尚无法律依据的海上多功能平台检验管理,试行多部门“联检共管”。

2018年4月起,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验,开展了前期调研论证工作,先后组织召开了9次协调推进会,启动了莱州湾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验项目,为山东海上风电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积极探索了清洁能源与海洋牧场绿色生态融合发展的新途径。随后,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函复同意,山东省成为国家唯一的海洋牧场综合试点省份。

同时,山东将现代海洋产业作为全省“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实施了“智慧海洋”工程,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达36.2自然箱/小时以上,比全球同类单机平均效率高50%。还牵头实施了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等关键装备制造工程,打造了承担可燃冰开采任务的“蓝鲸1号”“蓝鲸2号”等国字号装备。

此外,为改善山东的沿海城市特别是青岛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2018年5月,《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将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列为重点推动发展的海洋新兴产业,并明确提出“支持青岛建设国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随后,采取边调研、边谋划、边推进方式,开辟了胶东半岛水资源供给新途径。2019年,山东实现海水淡化工程规模34.3万吨/日,跃居全国第一位。

海洋科技发展助力蓝色经济腾飞。两年来,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明显高于全省经济发展平均速度,海洋经济约占全省经济总量1/5。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扎实推进,已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4处,占全国的40%。

保护环境 建设“海上绿水青山”

2019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0.0%;黄河口“退养还湿”2.6万公顷,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群集;长岛实施“退养还礁”,斑海豹、大叶藻等海洋生物明显增多;日照港将部分煤场“退煤还沙”,恢复优质沙滩46万平方米……近年来,山东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上狠下功夫,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朝着建设“海上绿水青山”不断迈进。

2018年,《山东省全面推行湾长制工作方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湾长制正式在山东全面推行。该制度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湾长体系,切实压实了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成为山东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保护海洋环境,推进陆海统筹,2018年6月19日,山东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高标准推进试验区建设。2019年10月1日,《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的正式施行,再次助力长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据悉,该试验区范围为长岛151个岛屿和所属海域,岛陆总面积5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4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7.8公里。试验区内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探索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发挥了示范作用。

自2007年以来,浒苔连续13年造访山东半岛,对周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为此,山东积极加强浒苔绿潮的防治工作,2019年5月,在自然资源部的统筹协调支持下,省海洋局会同青岛、烟台、威海、日照4市实施浒苔预警监测和联防联控,启动“清浒保沙”专项行动。功夫不负有心人,该行动自启动以来共处置浒苔180万吨,实现了打捞浒苔和保护沙滩“双赢”局面。

两年来,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不断取得新成果:推动实施“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恢复自然岸线247公里,青岛、威海、日照3市入选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城市,占全国入选城市数量的30%;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先后批准通过了沿海7市海岸带保护法规,山东也成为了全国首个实现海岸带立法全覆盖的省份,实现了对海岸带分类、分段、精细化管控;全面禁止围填海,稳妥处置历史遗留问题用海。2018年以来全省未批准一宗新增围填海。

共建共享 深化蓝色伙伴关系

近年来,山东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蓝色伙伴关系不断深化。

东北亚和东亚方向海洋合作得到加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连续开展四届务实合作交流。其中,在2018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中,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科学家等近400位嘉宾与会,探讨建立蓝色伙伴关系网络,进一步深化平台合作机制,广泛促进区域海洋经济、科技、人文、环保等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构建东亚海洋命运共同体。

2019年9月,永久落户青岛的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首次举办“东亚海博会”,62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参展,210个国内外团组观展采购。论坛期间,总投资373亿元的10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

2019年12月5日,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举办第六届年会暨现代海洋产业论坛,威海市被认定为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永久会址,成立了东北亚水产品交易中心。该活动进一步探讨了海洋经济发展领域的互惠合作,致力于将东北亚地区打造成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经略海洋,共建共享,正成为山东建设海洋强省的关键词。2019年,山东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517家,实际使用外资146.9亿美元,增长18.6%,位居全国第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6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拥抱深蓝,建设海洋强省,山东始终在路上。下一步,山东将继续真抓实干,加快建设一流港口,不断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积极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大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 孙安然 李振青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 2020-03-25

热门新闻榜 更多

视频专区 更多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